报名 | 2024年浙江大学“拔尖计划2.0”哲学学科暑期学校线上课程——“人工智能与未来哲学”专题
第四课堂,作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精心策划与实施的海外交流品牌项目,致力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碰撞,更能够深入了解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研究趋势,从而有效拓宽个人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针对哲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于2024年7月至9月期间,特别策划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哲学”专题暑期学校线上课程。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国际知名学者:来自印度数学科学研究所的Ram Ramanujam教授、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John-Jules Meyer教授,以及比利时根特大学哲学系的Maarten Van Dyck教授。他们将分别就自动机理论与逻辑、认知逻辑和近现代物理学史等相关领域,为学生带来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线上授课。
本次暑期学校项目全程免费,并邀请校内外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在三个课程中任选其一进行深入学习(每个课程包含线上授课35学时和线下自学35学时)。我们期待通过这一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与哲学的交叉领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一
组织老师
罗捷婷
(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讲老师
Prof. Ram Ramanujam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dia)
Ram Ramanujam在孟买塔塔基础研究所 (TIFR) 获得博士学位。他曾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 (CUNY) 的博士后研究员,随后加入金奈数学科学研究所 (IMSC),并在那里担任了三十多年的教职人员,于2021年7月正式退休。目前是阿齐姆·普莱姆吉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客座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自动机理论、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分布式系统理论和博弈论。
课程摘要
本课程讨论有限状态自动机理论及其与逻辑的关系。自动机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有限内存结构的数学模型。过去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一般正则化理论(General Regularization Theory)是各种内存结构和相关逻辑的基础。本课程将对这一领域进行简要介绍,将逻辑和计算理论联系起来,并提出一些人工智能学习的新问题。
课程二
组织老师
罗捷婷
(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讲老师
Prof. John-Jules Meyer
(Utrecht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John-Jules Meyer在莱顿大学学习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字信号处理,并通过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 1993 年以来,他一直担任乌特勒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此外,他还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包括《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杂志。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体理论和应用。
课程摘要
本课程主要集中在指定阅读文献的前三章,重点探索前两章,内容涵盖了模态逻辑和可能世界语义的基础,也包括关于知识和信念的讨论。这些主题将涵盖1到2次讲座。此外,如果时间允许,还将涉及第三章中的非单调逻辑领域。同学需要认真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以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此外,本课程还将通过各种课程练习来考察同学们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课程三
组织老师
陈勃杭
(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讲老师
Prof. Maarten Van Dyck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Maarten Van Dyck是根特大学哲学系教授,教授认识论、形而上学以及科学史和哲学课程。他在根特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2006年)主题为伽利略运动科学考古学,他研究调查了塑造科学革命的概念和认识论变化(特别关注自然研究的数学化),以及因使用科学革命本身的范畴而提出的史学和哲学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一方面体现了了他在科学史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融入了他对该学科的历史及其与20世纪哲学史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兴趣。
课程摘要
该课程将向学生介绍导致牛顿物理学建立的科学革命传统历史的主要轮廓。课程将重点关注“成功探究自然”这一观念的转变,这导致了对数学所扮演角色的重新评估。该课程将使学生对科学思维的发展有历史性的理解,并激励同学们去思考其更广泛的哲学意义。
*有意愿参与三个课程的任一一个的同学请扫码加入本次暑期学校线上课程钉钉群,后续线上课程链接、课程资料以及作业布置等都会在此钉钉群通知。
*浙江大学校内同学需要获得第四课堂学分的请在本科生对外交流系统(zdbk.zju.edu.cn)中申请,申请时间截至7月5日12:00。全程参与任意一个线上课程,且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第四课堂+2学分,课程所得学分可累加。
责任编辑 | 张丽雯